不同的科技论文整体框架会略有不同,有的论文讨论单独为一节,有的将结果和讨论整能一节,还有的将讨论与结论整合在一节,无论是哪一种形式,论文都应当对研究结果进行完整、详细的阐释,发现规律形成理论,并解释说明所研究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。

一、讨论/结论的主观性

研究结果是指作者从科学研究中得到的客观发现,例如数据、图像、关系、是非、定理等。

(1)如果别人针对同样的研究对象、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,重复同样的研究过程,那么,应该会得到同样的结果,这就是结果的客观性。

(2)讨论则具有一定的个性化和主观性,这与作者的科研水平、批判思维、论证能力因素密切相关。具体来说,对结果进行讨论时,会依据个人知识结构、所见所闻和逻辑思维进行主观分析、判断、解读等,以便形成所期待的或意想不到的结论。

(3)对同一结果,不同人讨论的侧重面会有不同,覆盖面也会不同,讨论的深度和形成的结论与作者的识面有关,与其独一无二的隐性知识有关。

科技论文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,尤其在讨论部分,作者是需要依据可靠的数据、恰当的理论做出合理的推理和论证,展现自己的态度和立场。

二、讨论/结论的作用

讨论部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就研究本身而言,主要有以下作用:

(1)对结果进行解释,帮助读者理解结果的意义;

(2)对研究问题进行合理的解答,确认结果的合理性;

(3)体现研究的价值和创新性,展现研究的贡献。

(4)对研究者个人而言,讨论会促进研究者的科研能力的提高。如:

通过讨论,研究着可能会重新审视研究结果,进而纠正一些错误,甚至重新安排研究,得到更有价值的结果在对结果的讨论中,作者的远见卓识、洞察力、批判性思维能力、思考问题的逻辑、看问题的视角等会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,通过讨论,研究者的上述能力又会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
对于读者来说,关心的不仅是研究结果,更是研究结果有何意义,与前人研究相结果进行综合评价,得出创新性和独特性结论的推理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