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度的运动不仅会强健体魄,对改善代谢状态、延缓疾病进展都具有很好的作用。但是,不同时间段运动可能具有不同的效果。





近期发表在《Cell Metabolism》上的一篇文章对何时进行运动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。他们利用小鼠模型发现,一天中不同时间段运动的确会对局部和全身代谢产生不同的影响。





研究人员将小鼠分为两个实验组,让它们分别于清晨(早期光照)或傍晚(早期黑暗)时在跑步机上进行1小时的运动,另外还设置不运动的对照组。





糖代谢方面,清晨运动降低了肝糖原含量。同时,在傍晚运动后,肌肉中参与糖酵解的基因也增加。研究人员解释道,在清晨通过肝脏的糖原分解和糖异生所产生的能量就足够运动所需,但在傍晚,肝脏产生葡萄糖可能受到了抑制,从而导致机体对肌糖原依赖更多。


氨基酸代谢方面,氨基酸在傍晚运动的小鼠血清中高度富集,表明在傍晚运动后,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利用率增加。与之相呼应的是,肌肉的甘氨酸、丝氨酸、苏氨酸、赖氨酸和酪氨酸在傍晚运动后有所增加,但清晨运动后没有该表现。


虽然在傍晚运动后肝脏中的甘氨酸、丝氨酸、苏氨酸和苯丙氨酸代谢水平也有所增加,但在清晨运动后,肝脏也表现出氨基酸代谢通路的富集。研究人员认为,这说明肝脏可以根据运动时间的不同,动态调节和利用氨基酸代谢。





脂质代谢方面,清晨运动可显著诱导肝脏中一部分脂肪酸升高,而傍晚运动可使血清、eWAT和iWAT中的脂肪酸升高。肝脏中的甘油在清晨运动后上升明显, iWAT中的甘油则在傍晚运动后升高。


研究人员对此解释道,清晨的运动会刺激肝脏中脂肪分解,但傍晚的运动会刺激iWAT 中的脂肪分解。


傍晚运动后,肌肉中的酰基肉碱水平增加,这表明傍晚的运动激活了肌肉中的脂肪氧化,与清晨运动相比,傍晚运动使肌肉对糖酵解以外的能量来源需求更加旺盛。





总体看来,清晨和傍晚运动对代谢影响各有侧重。清晨运动主要通过糖代谢途径供能,肝糖原储备较为丰富,不易出现血糖的大幅波动,可能更加适合糖代谢障碍的人群,如糖尿病和低血糖患者。


而傍晚运动更多地调动了脂肪分解,可能对减脂人群更为合适。但傍晚运动时蛋白质分解也更为剧烈,需要注意及时补充蛋白类营养素。